最近通脹陰霾再令市場恐懼升溫,美股跌市毫無疑問會令大部分投資者的帳面虧蝕擴大,我的組合當然不會是例外,一夜之間又蒸發一兩年人工,但心理壓力似乎不太大,大概是我已經接受了不少散戶不願面對的事實。
現實一:短線走勢不可測
跌市中不少散戶都會想盡辦法去減低虧損,但這是不必要的,因為結果多數事倍功半,甚至是事倍功沒。跌市減低虧損的操作幾乎一定是建基於短線預測,例如買反向 ETF 或清倉,但短線股價走勢是完全不可測的。因為大多數風險事件,例如通脹走勢、烏俄戰事發展、聯儲局取態都是不可測的,預測市場情緒更是難上加難。
近期有很多 TA 財演不斷打倒昨日的自己,升市跌市都「一早講過」,這些矛盾的出現正正就反映出短線走勢的不可預見性。絕大部份短線預測都是多餘的,唯一作用只是讓預言家和信徒可以自我感覺良好。
現實二:跌市中股價會跌
真正大熊市中百股皆跌,基本上是「買乜都輸」,而這是另一個普遍散戶不願意接受的現實。大跌市中,市場避險情緒高漲,無論一隻股票有多優質,只要有成交就多數有拋售,結果多數會「跟跌」。
全面熊市中唯一有機會飆升的股票大概只有兩類,一是無人問津而股價極容易被小量成交所操縱的細價垃圾股,正常人不會買亦不會長揸,二是反向 ETF,但「做淡」是建基於短線預測,投資者根本不會重注,而做得少亦毫無幫助。除非徹底退出股市,熊市中投資組合「跟跌」是無可避免的,這是現實!
現實是沒有人可以預見普京的下一步,沒有人可以預見聯儲局的態度轉變,沒有人可以預測下一期的通脹數據或加息幅度是否與市場預期一致;另一個現實是大熊市中絕大部分股票、組合的表現都會倒退,除非不投資,否則跌市蝕錢是無可避免的。不願接受現實只會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,最弊是捱不住壓力而在錯誤的時機作出錯誤的決定。
專注執行長線策略
其實每逢跌市出現,我都會從市場解讀跌市原因的角度,檢視一下整個組合的定位及潛在衝擊,最終多數會發現沒有什麼值得擔心。
我的持股部署主要有三大類,一是以收息為目標的港英美股,二是以增值為目標的美股,三是以權金為目標的期權部署,而跌市對於以上策略的執行是沒有影響的,更大機會是利多於弊。
股息流方面,我手上的收息股普遍擁有穩定的分派能力及紀錄。當然,這堆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有機會找來不同的藉口減派,但這是能力圈以外的事情,我無法預測亦無法控制。以下逐一細數:
⋯⋯
想看更多精彩內容,請加入《落雨人專欄》!
一切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,所有內容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