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ody’s:分析+估值

價投貪婪名單中,有三間公司在投資市場有著相當悠長的歷史,包括標準普爾(SPGI),MSCI,以及穆迪(MCO)。在評級市場,SPGI 及 MCO 是寡頭壟斷者;在指數市場,寡頭壟斷者則包括 SPGI 及 MSCI;而在分析工具市場,三間公司都是重要參與者。

由於三間公司的市場定位及地位很相似,而早前已分析了 S&P Global 及 MSCI,為免內容重複,今次會簡單回顧穆迪的業務結構,簡評業務表現,再落實估值部署。

兩大業務:評級&工具

穆迪主要從事兩類業務—— Moody’s Investors Service(MIS)及Moody’s Analytics(MA)。前者包括債務評級等服務,而後者則主要供應數據分析工具。

正如早前分析標準普爾時提到,債務融資的需求是長存的,而標準普爾與穆迪是行內寡頭壟斷者,市場地位相當穩固,悠久營運歷史所構成的商譽及知名度難以被複製,新競爭的入場門檻相當高,變相讓龍頭可輕易奪得龐大的市場需求,同時享有優越的定價能力。在 2020 年度,穆迪旗下 MIS 的經營溢利率達 57.1%,與 SPGI 評級業務的約 62% 非常接近。

至於穆迪旗下 MA,業務所面對的市場競爭會較評級業務為激烈,皆因實力相當的參與者眾多,包括標準普爾的Capital IQ、Reuters、FactSet 等。因此穆迪旗下 MA 的定價能力較 MIS 為遜色是很合理的,最新公布 2020 年度經營溢利率有約20.3%,經調整經營溢利率則為 29.4%,水平與標普 Market Intelligence 部門的 28% 同樣很接近。

下半部分會拆解 Moody’s 的財務表現,再用 DCF 模型來落實估值部署。

想看足本分析估值,請加入《落雨人專欄》

一切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,所有內容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。

廣告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