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前迪士尼(DIS)公布 2021 年度第四季及全年業績,股價在績後急挫,應該恐懼,還是貪婪?
疫情何時了?
過去一兩年,迪士尼深受疫情衝擊影響,依賴實體渠道的業務一面倒衰退。今期業績算是有喜色。
在 2021 年度第四季,樂園與體驗業務的本地及國際收入分別增長約 271% 及 46%,主要反映今個季度所有樂園都成功維持到全季營業,而去年同期多個樂園的營業時間則斷斷續續,收入基數自然較低。不過,第四季樂園與體驗及消費商品的整體收入只有近 55 億元,相對 2019 年度同期的 67 億元仍有一段距離。
至於電影發佈,上季有 “Jungle Cruise, Shang-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, Free Guy and Black Widow”,而且集團正投入更多營銷資源為未來電影鋪路,但由於線下戲院未復原,收入依然疲弱,入不敷出,拖累部門業績由盈轉虧。
其實以上提到的樂園與體驗,以及電影業務要成功復甦至疫前水平,最決定性的因素就是最難預測的疫情影響。疫情一日未完,部門業績就難以回復至正常水平,現階段的業務數據基本上沒有深究的價值。只有疫情影響完全消散,樂園及體驗業務才能重現規模經濟,電影發佈渠道全面復原,電影製作才不至於錄得虧損。
到底疫情何時結束呢?這個問題連防疫專家都無法解答。2020 年初,不少人預期夏季來臨時,肺炎疫情會如沙士般自然消失,結果度過了兩個夏天,口罩依然要日日戴上。投資股票並不要求「全能」,當遇上自己難以掌握的事情,最重要是接受現實,認清自己的能力圈,無把握的預測只不過是幻想。
話雖如此,疫情難測並不代表迪士尼的未來價值無數可計,估值時可測試不同假設對估值的影響,採用信心較大的結果。
串流增長放緩
開頭提到迪士尼績後急挫,潛在原因是串流業務增長顯著放緩。
在第四季度,Disney+ 的全球付費用戶為 118.1 百萬,環比增幅只有 2.1 百萬,相比起第三季環比增幅 12.4 百萬,增速大幅放緩。
不過,一兩季度的增長數據不足以反映長線業務優勢有變,迪士尼作為全球娛樂媒體內容巨擎的地位仍健存,其所出品的 Pixar 及 Marvel 電影依然會成為市場焦點。值得一提的是,迪士尼本已是一間成熟的媒體廣播及電影製作公司,早已經營著收費電視頻道如 Disney Channel。因此,迪士尼發展串流業務,實際上只是舊酒新瓶,為原有的媒體內容發佈網絡加開一條串流平台渠道。
迪士尼管理層亦重申了 2024 年達 260 百萬訂閱的目標,若然目標如期達成,過程中的增速波動只不過是過眼煙雲。以 Apple 為例,過去十個年度的收入增速急劇波動,一時達到了雙位數(e.g. 2015 年度的 27.86%),一時又跌至負數(2016 年度的 -6.3%),但十年內複式增長卻有 12.95%。如果投資者過份聚焦於某一年度的增長衰退而摒棄部署,最終就好可能會錯過更長線的增長趨勢。
打倒 Netflix 有難度?

下半部分會拆解 Disney 面對的競爭格局, Netflix 的相對優勢,再用 DCF 模型來更新估值部署。
想看足本分析估值,請加入《落雨人專欄》!
一切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,所有內容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