慘情中丐股阿里巴巴可貪婪?

早前騰訊(700)及阿里巴巴(9988)先後公布業績,阿里巴巴更在績後勇闖低位,有貪婪的價值嗎?

季度業績表現疲弱

今期阿里巴巴的業績非常慘情,季度收入增長雖有 29%,但多項核心盈利指標均錄得顯著放緩,甚至倒退,經營溢利增長只有 10%,經調整 EBITDA 按年跌 27%,淨利潤及股東應佔盈利則分別跌 87% 及 81%。

今期的 29% 增長尚算表現硬朗,但阿里巴巴下調了全年預測,2022 年度的總收入同比增長預期會降至20%-23%。如無意外,2022 年度將會是阿里巴巴在近十年間,收入增長最慢的一年。據 Morningstar,過去十年增速最低的一年是 2016 年度,該年度收入增長為 32.73%。相比之下,管理層預測的 20%-23% 增長可算是非常悲觀,更何況今個財年有高鑫零售的收購合併貢獻。

在 9 月底止季度,阿里巴巴的中國零售 GMV 增速只得單位數,拖累阿里巴巴作為平台營運商的客戶管理服務收入增長,主要反映疫情順風減弱及市場競爭加劇。

共富國策衝擊盈利

至於盈利能力,上述數據可見核心盈利能力被嚴重削弱,最主要的原因相信就是「共富」。

在共富政策下,兩大中資龍頭都有提出壓抑盈利增長的投資計劃,而阿里巴巴就選擇在「關鍵策略領域 」燒錢,包括「淘特、本地生活服務、社區商業平台及 Lazada」等。該等投資在 9 月止季度便耗用了近 190 億人民幣,相對商業部門的 EBITA 約 333 億人民幣。

到底這些「投資」是否足以助阿里巴巴在相關領域建立優勢呢?現階段實在無從判斷,也許阿里巴巴只是將原定的投資計劃提前執行,日後便可節省相關開支,迎來強勁的盈利能力復甦,但亦有可能是為燒錢而燒錢,令投資效益下降。舉個簡單例子,早午晚食三餐飯可以飽肚,但強行在早上一次食三餐卻會令人反胃,而到了晚上依然會肚餓。

另一個業績要點是雲計算分部由虧轉盈,反映規模經濟效益。不過,雲計算業務的 EBITA 佔比依然是相當低。雖然基數較低的雲計算業務有望在中期保持相對優越的增長,但阿里巴巴要成為「Amazon 2.0」的不確定性絕不低。因為在發展雲端業務的路程上,阿里巴巴所面臨的監管風險遠較 Amazon 為高,站錯邊的阿里巴巴暫時失竉,其競爭對手好有可能在政策扶持下搶佔份額。

整體來看,今期業績表現很弱,主要是監管為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帶來打擊。

現價值博率高?

下半部分會用 DCF 模型來更新估值部署。

想看足本分析估值,請加入《落雨人專欄》

一切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,所有內容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