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正建立【價投貪婪名單】,目標是收納 50 隻優質美股,其中有 3 隻軍工股,包括 Lockheed Martin(LMT)、Raytheon(RTX)及Northrop Grumman(NOC)。這三間公司的專長都有所不同,但經濟特性及優勢非常相近。

據 Bloomberg Government 所公布的 “BGOV200”,以上三間公司在國防承辦商之中排頭五位,其中 Lockheed Martin 是第一位,Raytheon 為第二位,Northrop Grumman 則為第五位。
政府護蔭
國防合約是軍火商的重要護城河優勢之一。當軍火方案成功被採納,軍方的轉移成本將會隨時間而增加,而成功奪標的軍火商就可以長賺長有,而 LMT、RTX 及 NOC 的收入對於國防合約有一定的依賴。
1. LMT 在 2020 年度的收入中約 74% 源於美國政府。

2. RTX 的 2020 年度收入有 46% 來自美國政府。

3. NOC 的 2020 年度收入更有約 84% 源於美國政府。

技術門檻
除了長期合作關係,軍事方案普遍涉及極高水平的技術,由零開始研發替代方案是非常艱難的,入場門檻相當之高。
以 F-35 為例,參考網站 Airframer 所提供的供應鏈資料,一架 F-35 的供應鏈牽涉到 391 條鏈結,而每條鏈結都代表著一項專門技術。當中只有 5 項屬於 LMT 名下,3 項為RTX 名下,而 NOC 則有 8 項名下技術。由此可見,LMT 根本無法獨力完成開發整架戰機的技術平台,間接反映出這些軍備背後所涉及的專門技術門檻確實是相當之高。
除了 LMT 的 F-35 方案,RTX 及 NOC 亦有各自的「殺手鐧」。RTX 最出名的軍事方案就是導彈及防禦系統,其中包括愛國者導彈系統,而 NOC 的成名作之一就是隱形轟炸機 B-2。
海外銷售
另外,除了向美國政府供應軍備,這三間軍火商亦有海外銷售。
當軍事方案成功被美軍採用,最終亦好可能會被美國盟友廣泛採用,有利支持軍火商的銷售網絡。值得一提的是,部分軍備銷售是需要得到美國政府許可的,其中一個常見的模式是 Foreign Military Sales,亦即由美國政府代購,再經美國政府向其他國家出售。

以 LMT 承包的現代戰機計劃 F-35 為例,該款戰機所屬的採購計劃有 8 個參與國家,包括 “the U.S., United Kingdom, Italy, Netherlands, Australia, Norway, Denmark and Canada”,目前亦有多個國家經 Foreign Military Sales 渠道採購 F-35,包括 “Israel, Japan, South Korea, Poland, Belgium and Singapore”。
簡單歸納,龍頭軍火商 LMT、RTX、NOC均為美國政府的長期合作供應商,足以反映領先技術優勢及穩健市場地位,護城河優勢屬頂級水平。
下半部分會拆解上述三間軍工廠的財務表現,並計算估值。
以下內容為付費限定,請支持落雨人專欄!
Part 2: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55520763
一切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,所有內容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