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sa、MasterCard 閃崩,貪婪時機出現?

當今世上三大全球交易服務商 Visa,MasterCard 及 American Express 均為【價投貪婪名單】上的優質美股,難得近日股價走勢轉弱,相信大家都心思思想入貨,值得重溫好文!

V, MA 開放生態有優勢

Visa 的 2019 年報中展示了現有市場龍頭在 2019 年的營運數據,非常清晰:

Visa 與 Mastercard 所處理的交易規模遠較 American Express 為高,信用卡數量亦明顯遠越 American Express。這主要可歸因於 Visa 及 Mastercard 的信用卡生態是開放的,而 American Express 的生態是 “closed loop” 的。

美國運通一手包辦發卡、交易處理 及融資的運作。這封閉的生態有助美國運通建立品牌黏力,但弊處在於交易處理服務的滲透度較低。Visa 及 Mastercard 的交易處理業務可以靠全球各地的銀行來輕易將交易處理基礎擴張,接觸第三方合作發行卡的客戶網絡,算得上是「被動獲客」。相比之下,American Express 就要自行投入更多營銷資源來獲客。

金融創新熱潮下崛立不倒

近年很多新興的金融服務推出,當中不乏日常實用性高的產品及服務,包括虛擬銀行、電子銀包等。這些新科技發展正持續滲透至大眾的日常生活,而開放生態讓 Visa 與 Mastercard 在這些新興金融趨勢中有著難以被取代的地位。

以香港為例,其實近年不少新興的金融服務者都選用了 Visa 及 Mastercard 作為交易處理服務商,付款程式 Tap & Go 的「拍住賞」選用了 Mastercard 及 UnionPay,虛擬銀行眾安的 Debit Card 產品則選用了 Visa,WeLab 及 MOX 則採用了 Mastercard。美國興起的 Square(SQ)所發行的 Square Card 亦是一張 Mastercard。

無論科技有多創新,有交易就會衍生出交易處理服務的需求,而生態開放的 Visa 與 Mastercard 便成為了唯二的交易處理服務商選擇。換個角度來看,Visa 及 Mastercard 可以「被動」地成為電子銀包等新興趨勢的受惠者。

Visa 及 Mastercard 早已在全球市場建立了相當具規模的交易處理網絡,構成了相對高的入場門檻。到底合理估值是多少呢?

以下內容為付費限定,請支持落雨人專欄!

• American Express (AXP) 估值: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52976298

• MasterCard (MA) 估值: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52977133

• Visa (V) 估值: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52976611


一切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,所有內容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。

廣告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